继续玩塞尔达的某天。
生病前的一段时间学了人马新打法,练了两天,每天一小时,到现在为止,做不到无伤刷人马,只能说不用像以前遛狗放风筝了,不过也是挺累的,因为手残,林克时间好难触发啊,刷一次最大触发三次。
我玩游戏果然是没有自己的脑子,这种打发其实神庙教学里早就学过了,结果还是最近兴起学了下技巧才发现原来大家打人马并不是射头爬背砍这么单一,大部分人都是用林克时间和盾反结合。我嘛……盾反人马有点难,勉强林克时间啦,就算不触发林克时间,也可以闪避掉攻击呀。
★★★【造神少女】湖砚 2019.3.14
哲学是一个很绕的玩意,绕着绕着就能把自己绕死。
从小到大,闲暇的时候经常会思考人生百态,面对生活中那些谜题,例如总感觉这一刻我是重复经历这种困惑,会去琢磨,但琢磨了一半也就放弃了。
想了一半的那些东西,也许可以叫伪哲学,就如同人生一样,总是摸索在门口,没有跨出下一步就转身离开,直到看到最终答案,才突然后悔自己的半途而废——原来自己曾经离成功如此近。只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或许很直接,但我们在矛盾焦点处却未必能选择正确。
事后诸葛亮,人人都可以。
以上这段话,你也可以看做是伪哲学假命题……
为什么要写得那么复杂呢,我仅仅想表达内心对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它写出了我们曾经去幻想却没有付诸于行动的那些东西,它的天马行空更像是我们人生的伪哲学,给曾经的疑惑多出一个解释。也让某一刻的我们感叹到:原来不止是我一个人曾经这样幻想过。
所以这本幻想小说,我更愿意看成是作者对自己某个时段的困惑而创造的答案,只给自己一个人的答案。
它是一个自成的成年人童话世界。
★★★★【造纸纪】狷狂 2019.3.18
一直在四星和三星半之间徘徊,四星代表我会收藏起来经常回看,但是这本书我并不想回看;三星半吧,感觉又太贬低这本书。
后来看到休斯·约克和他的初窥之赏时才终于决定打四星,但应该不会回看了。
高分原因是脑洞大,科幻、玄幻、奇幻三者皆有,写小说可以造纸人,自己小说里的人物可以变成真实,这个脑洞我很佩服,也觉得新奇,但书里的情感没有深刻的拔高之处,我看的时候,脑里仍然把地球人鲜明地分成原人和纸人。如果连读者都不能把原人纸人相同对待,那又何必要求纸人和原人和平共处呢~
大爱都有,落到实处都难。
可笑的是,造成这个世界的多难不过是因为简东想证明自己对造父永远的忠诚。
不可否认,让纸人回归原人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所有东西都有分明的界线,除非化不同为一。我们艰难回首的时候,记得的不过是小爱。任何偏执也从丁点地方转化而来,最终不过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不加入男女的情情爱爱是机智的。
★★★【战起1938】疯丢子 2019.3.20
一本二战题材的小说,如果像作者自己言论的不是在写小言,那么这本书就是失败的,最多给二星。
怎么描述我看后的感觉呢?
像披着战争的种田文,还是中国式的;像一本没有倾入太多感情的译本,语句简单直白。
若不是作者安排了女主是穿越的,若不是太多人称赞这本书,我可能开头就弃了。从头到尾,女主都是一个心在其外的中国式观察者,从未融入到战争历史进程中,很多描写,都带着中国式的痕迹,不伦不类,比较像在描写中国大陆上的一个欧洲小镇,而不是真正的二战欧美。
换句话说:全文都是作者自己对二战的读后感,而我无法身临其境。
可能我看犹太人的百度百科时,都比看这本书要来得津津有味……文案倒是真的非常棒,只是后来发现文案不是她自己写的,是摘抄战时的两封信。
so……要么是笔力不够,要么是作者对战争没有深刻的认识,总之里面让人稍微能有代入感的点全都不是作者原创的,都是摘抄的信、演讲、祷告词……诸如此类。
男女主平平无奇的甚至看不出恋爱的感情,倒是挺符合旧社会的,为了生存为了相互依靠才在一起。
我最后给了三星,是给了言情范畴的本书。哪怕作者自己不肯承认,这依然是一本小言。爱情确实不是主线,最多是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但如果作为一本小言,它差不多可以了,还能普及下简单的历史(不要当真,里面有错误的),而且男二海因茨塑造得很丰满,他的番外写得比整本正文都要好。
旁:
我的流感疫苗效果大概能持续半年。所以这几天也不知是关了地暖不适应还是被传染了,又倒下了。
一直发低烧,喉咙痛,心身都累。
今天终于自我感觉差不多好了~有空时候在看《请回答1988》,看到第五集了吧,没有觉得放不下的好看,但也能不快进看下去。当然也有很多店GET不到,可能因为1988不是我的时代吧~
发表评论: